首页

琴师女S

时间:2025-05-25 02:21:22 作者: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逾16万个《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发布 浏览量:33531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当天在北京举办中国生物物种编目研讨会,正式发布收录逾16万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两个动物类群空白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供全球用户自由下载使用。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封面。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供图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其中物种148341个,种下单元14376个。较2024版,新增6857个物种和496个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新增4994个物种和470个种下单元;植物界新增458个物种,减少5个种下单元;真菌界新增1405个物种和31个种下单元。

  2025版名录实现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互通互补,新增中国竹节虫目51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进一步推动国际科学数据合作。同时,还首次收录中国蜻蜓和蚯蚓,分别新增895和4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类群的空白。

  研讨会上,2024年中国研究团队分享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领域分类研究取得的进展显示,动物领域,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32种,蜘蛛目新增309种;植物领域,新增植物新种284个,新种下类群19个,并重新发现4个多年未见物种;微生物领域,中国学者主导发现了占全球48.5%的1723个菌物新种。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历年数据量变化图。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供图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共同完成,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和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支持。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介绍,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2018年至今名录总下载量超过20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被中外期刊论文、专著引用超过1200次。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发布不仅为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更彰显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中的积极担当。

  同时,中国的生物物种研究不仅深耕国内,更积极“走出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自2015年启动“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以来,通过中外专家合作,搜集整合亚洲48个国家及地区的植物名录,已出版4本亚洲地区植物物种编目专著,全面系统记录亚洲苔藓植物、北亚与中亚的维管植物,填补了亚洲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空缺。未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将深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物种信息数据整合与共享,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维度呈现江南文化 《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镇》新书首发

进入9月,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牲畜秋季转场陆续开始,近50万头(只)牲畜将从夏牧场转往秋牧场。牧民们赶着大批牛羊沿着牧道浩浩荡荡向秋牧场前行,夕阳余晖下,牲畜转场的壮观画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两会超话】女性如何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和东城区文旅局主办。(完)

加拿大央行维持基准利率 称关键通胀指标走向正确

陈川表示,南宁秉持“‘邕’抱人才,拥有未来”理念,广开进贤之路,加码人才礼遇,以真心实意爱才敬才,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出真招实举育才用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真诚欢迎各类人才荟集壮乡首府,共享“南宁机会”,与南宁结成“发展合伙人”、“奋斗共同体”,在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抵港履新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中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是中国内流区完整水循环水生态过程的典型区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